移动端

您现在的位置:兴旺宝>玻璃机械网>资讯列表>专访中联玻璃总经理臧德水:畅想诗与远方 也要迎接眼前挑战

专访中联玻璃总经理臧德水:畅想诗与远方 也要迎接眼前挑战

2025年02月10日 14:00:48 人气: 12444 来源: 耀华玻璃
  2月6日,耀华集团召开2025年度工作务虚会,以“诗与远方”的浪漫意象,跳出常规思维模式,进行前瞻性的思考,大家各抒己见,进行观点交锋和碰撞。耀华集团官微将推出务虚会系列报道,第二期让我们走进中联玻璃。
 
  2025年,对于中国玻璃行业而言,是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一年。中联玻璃如何在复杂多变、严峻的市场形势下突围?近日,中联玻璃总经理臧德水在接受专访时,以“接地气”的语言,讲述了企业的破局逻辑。
 
“要谈诗和远方,也要迎接眼前挑战”
 
  记者:中联玻璃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?
 
  臧德水:最现实的挑战成本高、产品毛利低、市场波动……比如二线超白大板,质量对标一流,但成本对标一流还有差距。所以我们今年必须打赢“现金流、成本压降、亏损治理”三大攻坚战。一线汽车玻璃订单完成率要冲到81.6%,二线超白大板得突破80%。
 
  优质的产品和服务,精细的管理、优秀的团队是我们生存发展的底气。比如在市场寒冬里,耀华没有“躺平”,而是用耀华集团“KPI指标+重点工作+技术创新”的管理模式控成本、提效率,打造高素质团队,去年硬是把二线超白大板的主订单完成率拉到72%,面对困难,我们迎难而上,这就是我们的战斗力。
 
 
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“阳春白雪”
 
  记者:您提到“向创新要效益”,具体怎么落地?
 
  臧德水: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“阳春白雪”。比如我们的劳模创新工作室技术攻关也来硬的。生产工艺以及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瓶颈,我们成立了突击队,立下“军令状”,寻求解决问题的突破口,压力大,但大家干劲足。因为我们知道,拿不下这些“卡脖子”难题,转型升级就是空话。
 
“队伍年轻化是常态”
 
  记者:中联如何落实人才机制呢?
 
  臧德水:中联落实人才“选育用留”机制,选拔年轻干部进入技术攻关一线。年轻面孔,敢闯敢干敢钻研。去年,我们职工何振亚在首届全国“红旗杯”班组长大赛建材赛道初赛2.7万名选手中成功脱颖而出,晋级全国前200名,荣获复赛“优秀奖”,这是优秀的年轻榜样。我们落实耀华集团人才培养方案,推进“双通道”培养,技术好的可以当专家,管理强的走行政岗。今年还要搞“擂台赛”,谁能解决产线瓶颈,谁就能上光荣榜、拿奖金。
 
 
“党建与经营融合,是带着员工一起冲锋”
 
  记者:党建引领如何转化为生产力?
 
  臧德水:凯盛集团党委提出“举旗定向、压实责任、理顺关系、抓出成效”的16字要求,为中联生产经营指明方向。党建不是虚的,领导班子下沉一线,把“问题清单”变成“成果清单”。设立了“党员示范岗”,谁的主订单完成率不达标,谁就得在支部会上做检讨。压力大,但管用。
 
  “特色耀华是生存发展的底气”
 
  记者:您心中的“特色耀华”是什么样的?
 
  臧德水:特色不是空中楼阁,而是实打实的生存能力。比如我们的超白玻璃,别人做出来可能颜色发灰、自爆率高,但耀华超白晶莹剔透、温润如玉。现在行业里一提到硼硅玻璃,大家会说“找耀华”,未来,我希望超白玻璃也能贴上这个标签,成为“特色耀华”的注解。
 
  我希望未来国际客户提到中国玻璃,第一个想到耀华;行业里提到管理创新,会说“学耀华模式”;员工提到公司,会觉得这里氛围好、有奔头。
 
  产品研发到管理创新,从基层攻坚到战略突围,中联玻璃用“硬核技术+柔性管理”的双轮驱动,将市场寒冬转化为转型升级的机遇窗口。当超白玻璃的技术突破与年轻班组的创新活力共振,当党建红链与成本压降的精细管理同频,中联玻璃正以冲刺领跑的姿态,把行业困境转化为转型升级的熔炉,然后脱胎换骨。
 
  这条路或许充满荆棘,但我们无所畏惧。
 
  来源 | 党群工作部

  编辑 | 王艳

  审核 | 万会青
关键词: 玻璃
全年征稿/资讯合作 qq:1097660699@qq.com
版权与免责声明
1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兴旺宝"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兴旺宝,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,https://www.xwboo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2、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、技术文章、资料下载等内容,如涉及侵权、违规遭投诉的,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,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。
3、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4、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